印包行業軟件“印鈔機”VS硬件“燒錢窟”?兩大巨頭破產揭示殘酷真相!
2025-07-21 12:00 來源:全球印刷與包裝工業 文/曹臨蹊 責編:張曉丹
地緣政治事件:加劇以色列印刷設備創新者的壓力
瀾達和海科的接連倒閉,也無情地揭示了當前地緣政治動蕩如何放大了硬件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固有風險。自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持續不斷的沖突對其數字印刷集群造成了尤為嚴重的打擊。據以色列財經媒體報道,自戰爭爆發以來,瀾達公司超過25%的當地員工(包括關鍵的工程和現場服務人員)已被征召服長期預備役,導致研發和現場安裝工作嚴重延誤。
瀾達還在破產申請中指出,胡塞武裝襲擊導致蘇伊士運河難以通行,進而引發的海運延誤,也是公司面臨的一大挑戰。此外,戰時安全限制減緩了精密零件的進口和設備的運輸。旅行警告則使重要的產品演示變得復雜,并大幅延長了訂單的周期。
部分原因是全球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而對以色列公司而言,這種不確定性尤其嚴重,導致可交付訂單急劇枯竭。這反過來直接導致瀾達的投資者停止為公司提供資金,并最終導致其向以色列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雖然戰爭并非導致這些公司根本性問題的唯一根源,但它無疑極大地加劇了這些問題。當前的外部沖擊,將這些原本就資金捉襟見肘、專注于尖端硬件的公司,無情地推向了財務懸崖。
今年3月,?葡到y也宣布將逐步關閉業務,其理由是美國關稅政策以及相關貿易政策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正如媒體在貿易戰爆發前一年多所報道的那樣,海科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留住所有員工,但該公司認為,關稅威脅導致全球許多公司對大規模資本設備投資產生了擔憂,從而影響了其訂單量。
總結分析:穩定現金流與顛覆性技術投資的困境
從近期涉及印刷和包裝供應商支持和裝備公司的交易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一種模式:
軟件和工作流程平臺仍然是精明投資者的首選目標。它們具有極強的客戶粘性、高利潤率,并且不受庫存或零件物流的財務拖累,能夠提供穩定且可預測的經常性收入流。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硬件為中心的企業所面臨的困境要艱難得多。它們需要巨大的前期資本投入、強大且持續的客戶群,以及愿意承擔從原型到實現盈利這一漫長過程的耐心投資者。一旦市場接受度滯后于預期,或遭遇外部沖擊,其高昂的運營成本和漫長的回報周期就可能變得難以承受,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
雖然涉及軟件的交易不像推出全新的數字印刷或激光印后加工設備那樣能帶來令人興奮的新聞效應,但它們卻揭示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事實:真正的機遇和價值,往往蘊藏在那些在幕后運行、能夠自動化、集成并保持機器繁忙的軟件平臺之中。
顯然,新印刷技術與支持使用新技術的企業運營的軟件之間存在著一種共生關系。設備制造商不斷突破技術界限,開發更快、更先進的印刷技術。這些顛覆性技術在最初投入市場時,并不總是能立即帶來經濟上的成功,因為其研發、生產和市場培育周期都極其漫長且成本高昂。然而,當這些技術逐漸成熟、機器安裝量逐漸增加并被市場廣泛接受后,你可以肯定,金融參與者將迅速行動,準備好支持那些能夠使這些技術運行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軟件公司。
這場由技術迭代、市場需求和地緣政治共同驅動的變革,正在深刻地重塑印刷和包裝行業的未來。軟件與硬件的命運分野,資本流向的選擇,以及對“耐心資本”的嚴峻考驗,都將成為定義未來行業格局的關鍵因素。
版權聲明:本文系cpp114獨家稿件,版權為cpp114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中華印刷包裝網)及作者,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